新闻中心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 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玉米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稻菽成浪,谷米满仓。9月27日,在巴林左旗富河镇第五积温带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种植示范基地,收割机、运粮车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摘棒、剥壳一气呵成。一穗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倾泻而出,很快就装满了运粮车。

玉米地旁,皮肤黑红发亮的乌兰坝村村民王新凝视着金灿灿的玉米和来往的运粮车,像在欣赏艺术品,也像在看自己的孩子。“看着辛勤三四个月的成果,心里挺高兴的。今年玉米密植后,增产不少。”王新预估,今年他的28亩玉米地收入能达7万元。

示范基地的另一头,巴林左旗农牧业局工作人员、科技特派团专家们正忙着测量亩均增产量。他们随机选取区域,经过清点20株玉米、掰下玉米棒、上秤称重、测量水分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在“玉米田间实收测量表”上写下“亩均增产402公斤”的测量结果。

“明年要在全镇2万亩滴灌地,力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让更多农民体验玉米亩产达1700斤的快乐!”看着专家的结论,一旁的富河镇副镇长侯小东当即表态,明年继续扩大推广面积。

富河镇地处巴林左旗最北边,春季干旱、风沙较大,秋季霜来较早,玉米产量低而不稳。2023年,巴林左旗在全旗范围内首次推广玉米密植高产技术,富河镇抢抓机遇,率先推广6200余亩地,寻求以新技术突破玉米产量低的问题,成功创造镇里玉米亩产量历史新高。

玉米丰收,背后有科技密码。仔细观察眼前的玉米地,植株间距小,株距一致,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放眼望去,整片地没有一处覆盖地膜。“这片地每亩种植7100株玉米,春耕时我们使用免耕播种机,出苗率达到了94%。结合牧业大镇的特点,我们还采用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玉米丰收同时亩均收获2吨左右的青贮秸秆,再也不用愁牲畜过冬粮了。”对于玉米密植技术侯小冬赞不绝口。

科技进田,助力粮食增产。巴林左旗农牧业局副局长李春民表示,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旗县和产粮大县,巴林左旗明年将推广面积由5万亩扩大至20万亩,让更多老百姓通过玉米密植,实现产量翻番、收入增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巴林左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包玉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