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会排队三句线万

2008 年,比亚迪推出 DM1 技术,搭载于当年12 月 15 日上市的 F3DM 车型上。这是一套以节能省油为核心目标的混动系统,通过双电机+单速减速器+ 1.0 升自吸三缸发动机架构,实现了纯电、增程、混动的三种驱动模式,纯电百公里电耗 16 度,综合工况油耗百公里 2.7 升。

2013 年,DM2 技术上线,首款量产车型为秦。和 DM1 强调能效不同,DM2 走性能路径,使用 1.5T 缸内直喷发动机+ P3 位电机,配合 6 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百公里加速 5.9 秒。2015 年 DM2 升级,用上了 2.0T 缸内直喷发动机+ 6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P3、P4 位电机,百公里加速进入 5 秒内。

比亚迪唐的对手,是德系车,而且是德系豪华车。这种竞争对象转换的背后,是市场和比亚迪同时主动选择的结果。

2020 年,DM-p + DM-i 双模技术平台合体完毕。从血统上看,强调性能的DM-p是对 DM3 的精神延续,注重能效的DM-i

看到比亚迪唐 2022 年同比 188.2% 的增幅,笔者一方面为“支棱起来”的中国品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一个巨大的问号也随即升腾而起:

没错,它就是风暴降生·比亚迪唐 DM-p,AKA 国货之光、1.5T低碳坦克、新能源统治者、北极熊全境守护、日系车の噩梦、德系车终结者、永不焚者、刀片电池之子,中国混动之父。

第一句:尺寸比国产宝马 X3 大一圈,但价格却便宜了 10 万;第二句:百公里加速 4.3 秒,全系四驱,主动悬架,综合续航 1020 公里;第三句:无视路面状况,你只管放心踩,剩下的交给王传福;

从配置上看,比亚迪唐 DM-p 堆得挺狠,但光靠“堆配置”的老办法,就能让世界上最挑剔的中国购车者抢着排队掏钱吗?大家很清楚,这么多年下来,一股脑堆配置的中国车不少,但堆完就能卖爆的真不多。

如果让比亚迪唐 DM-p和日系品牌传统车型,即在中国市场蛮横多年的汉兰达同场竞技,或多或少有点欺负丰田。毕竟现在的汉兰达要是不挂 Toyota 标,早就被一脚踹到牌桌底下去了。更何况,丰田这块所谓的“金字招牌”,现在也很难对多少中国人产生吸引力。

2018 年,DM3 技术登场,直接用在了唐 SUV 上。DM3 依然是性能导向,主要变化是增加了 P0 位 BSG 电机,减少混动模式切换时的顿挫感。同时提升 P4 位电机性能,补强后轴动力输出,此刻的唐百公里加速只要 4.3 秒。

相比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DM-i 技术,DM-p 听起来多少有些陌生。事实上,这是 DM 技术大树上,长出了两根分枝。

去年的 SUV 销量排名,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证明:抛开特斯拉 Model Y 的统治级表现不谈,比亚迪唐的身前只有大众途观、奔驰 GLC 两款车,身后是奥迪 Q5 和宝马 X3。而且,比亚迪唐和大众的途观的销量差是 881 台,和奔驰 GLC 的差距只有 212 台。

这样“送”配置,比亚迪约等于在做慈善。就能得到伊顿后桥差速锁、自动泊车、电动方向盘调节、丹拿音响、Brembo 六活塞刹车等,价格分别是 28.98 万、30.98 万和 32.98 万。去年 8 月,前两款配置差距不大,再加 2 万,主要体现在轮圈尺寸、驾驶辅助功能、音响品牌、后排空调和毫米波雷达数量上。比亚迪公布了唐 DM-p 的价格:三款 SKU,

中国人为什么不会排队三句线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